品牌動態
News
治療褥瘡,首先要解除病原,要給病人多翻身,解除身體部位長時間壓迫,定時版翻身,可以采用防權褥瘡床墊。如果是糞便污染,引起的褥瘡,要對局部皮膚進行清理,做好皮膚的清潔護理,防止創面再次受到污染。解除病原后,對創面進行治療,首先要做的是創面的清理,對創面...
治療褥瘡,首先要解除病原,要給病人多翻身,解除身體部位長時間壓迫,定時版翻身,可以采用防權褥瘡床墊。如果是糞便污染,引起的褥瘡,要對局部皮膚進行清理,做好皮膚的清潔護理,防止創面再次受到污染。解除病原后,對創面進行治療,首先要做的是創面的清理,對創面的結痂和潰瘍組織進行清理換藥,涂抹-素創芙清生肌膏。褥瘡病人因感染會消耗體內大量蛋白質,要補充蛋白質,多吃一些瘦肉、蛋類和牛奶或者一些豆制品;體內非常虛弱的病人,補充一些蛋白質粉,還要補充維生素,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果汁。
褥瘡復專業名稱為壓瘡,是在壓力作用下制,皮膚和皮下組織局部損傷,好發于人體骨骼突出的部位。壓力并不大,但是可以使局部皮膚缺血、缺氧,甚至壞死、潰瘍。褥瘡可能由于力學因素引發,如受自身重力壓迫形成;若傷口包扎不良,創面易受摩擦形成;若皮膚受到牽拉,牽拉部位及作用部位可能發生壞死導致褥瘡。此外,營養不良、體衰、水腫、發熱、癱瘓、骨折等均可能并發褥瘡。追問
治療褥瘡的比較好的方法是經常為患者翻身、減壓,如果發生潰爛、潰瘍、滲出液時可局部涂抹素創芙清生肌膏,可適當輔助物理治療,情況比較比較嚴重的可通過手術進行局部皮瓣和帶血管肌蒂皮瓣轉移植入。
褥瘡在臨床上又叫壓力性潰瘍,是由于人體長時間受到壓迫,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營養不良,從而出現了潰爛壞死的癥狀。褥瘡多發生于腰骶部以及坐骨結節,是由于長期臥床翻身不足引起的壓迫的現象。
褥瘡又稱壓力性潰瘍、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褥瘡可造成從表皮到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和關節的破壞,嚴重者可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
褥瘡的易發部位有哪些
褥瘡多發生于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根據躺臥方式的不同,褥瘡的好發部位也有所不同。
仰臥位好發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骶尾部、足跟等。
側臥位好發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
俯臥位好發于耳、頰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膝部、腳趾。
褥瘡分期
第一級:皮膚完整期(紅斑期)
局部受壓的患處可出現溫度、硬度、感覺等改變。皮膚色淺者表現為局部持續紅斑,膚色深者表現為局部持續發紅或發紫。
第二級:皮膚破損期(水泡期)
受壓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嚴重些的皮膚顏色為深紫色或紫黑色,水皰壁破裂后會形成淺表糜爛面。
第三級:全皮膚破損期(淺度潰瘍期)
深組織受損或壞死,但不穿透皮下筋膜。表現為鮮紅色肉芽組織,有膿性分泌物及脂肪壞死組織繼續破壞并向深部侵犯。
第四級:深組織破損期(重度潰瘍期)
壞死組織侵入真皮下層,壞死組織呈黑色硬痂,痂下形成深部潰瘍或竇道,通著附著的粘液囊或骨組織。
褥瘡的預防
預防是避免褥瘡發生的重要因素,而褥瘡的預防是護理中的難點,褥瘡不僅給患者增加的痛苦,而且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對褥瘡易患因素進行正確的評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制定飲食計劃,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落實即可避免褥瘡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療效。因此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勤交班。
1、鼓勵和協助臥床病人經常更換臥位,每2個小時翻身1次,必要時30分鐘翻身1次。
2、減輕骨隆突處的壓力和支持身體空隙處,可用氣墊、海綿墊、水褲等。
3、對于使用夾板、石膏、牽引固定的病人,應加強觀察局部皮膚的變化。
4、采用坐位、半坐臥位時,防止身體下滑。
5、病人翻身或更換床單時,避免拖、拉、拽、推等動作。
6、正確使用便盆。
7、保持床單、被服的清潔,皮膚清潔干燥。
8、不可讓病人直接臥于橡膠或塑料布上。
9、改善全身營養狀況,保證充足的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飲食
http://www.bo-cai.net/dynamic/25708.html